热线电话:0755-23712116
邮箱:contact@shuangyi-tech.com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后亭茅洲山工业园工业大厦全至科技创新园科创大厦2层2A
“在太空中仅凭肉眼能否看到长城”科学公案的由来,似乎要追溯到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之日起。宇航员 “看到长城” 的随意一句话,立刻传遍世界。在人们尤其是十几亿中华儿女心中扎下了根,而且根深蒂固。
在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课文《长城砖》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观察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2000 年语文高考试卷要求阅读理解的《长城》一文中就如此表述:“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这种说法在国外也颇流行。美国出的麦片包装盒上经常写一些给小孩看的小知识,其中就有 “你知道中国的长城是太空惟一肉眼可见的人造物吗?” 甚至有人说长城是月球上惟一肉眼可见的人造物。
但无论在学术界还是民间,“肉眼看长城” 始终存在争议,而且长久以来没有定论;而西方宇航员在太空看到过长城的说法也从来没有得到过证实。
1. 像素 & 分辨率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的眼睛最小能看到多细的物体呢?
有关研究资料说,人的眼睛最小能看到0.02到0.01毫米粗细的小点。也就是1270到2540PPI。
以头发来打个比喻吧!
我们的头发大约是0.05毫米粗。在光线充足和视力非常好的条件下,且放置头发的背景是白色情况下。在2米远应该能看得到头发的,你能在5米外看得到吗?假设是刚好可以看得到吧!还是假设长城处处都有10米宽!
则5X(10/0.00005)=100万米=1000公里,也就是说在1000公里远处看到的长城就象一根头发线一样。对于在340多公里高空飞行的航天器来说,宇航员能看得到的长城,0.00005(340000/10)=1.7,相当于你看着1.7米远处的一根头发而已。你说有可能看得到吗?
1.1. 什么是PPI
这个每英寸长度上的像素数个数叫做影像分辨率,简称PPI(pixels per inch)。如每英寸长度上有82个像素点,即用82PPI来表示。
摄像头也和我们人类的单个眼睛一样,当然了,人单个眼睛左右有160度的视野范围,上下有120度的视野范围。而现在最大的超广角数码相机也很难达到这个范围。据说鱼眼镜头相机的视角范围可以达到220至230度。但无论是其视角有多大,在左右的长度和上下的宽度方向上的比例是和人眼睛一样的,即 160:120=4:3 。所以所成图片的尺寸也是采用这个比例的居多,如:
也有采用16:9,如
更有采用3:2的呢!如
还有采用5:4的,如
当然还有采用黄金分割系数的,即16:10=1.6:1=1:0.618,如
研究表明超过300ppi(像素点0.085毫米)人眼就察觉不出颗粒感。
当图片的分辨率大于显示屏的分辨率时,显示屏会把图片按比例相对的宿小。相当于把图片的两个或多个像素在显示屏上以一个像素显示出来。所以我们的图片分辨率越大,看到的图片就越清晰细腻逼真。
2. CMOS: 像素的物理载体
CMOS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器件”,上面有很多微小光敏物质感光元件,每个感光元都称作一个像素(Pixel)。
也就是说同一尺寸的CMOS,可以包含不同的像素。
很明显CMOS有很多种尺寸:
一块CMOS上包含的像素数越多,其提供的画面分辨率也就越高。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已经明确了像素数是指CMOS上感光元件的数量。
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可以理解为由很多个小的点组成,每个点就是一个像素。
显然,像素数越多,画面就会越清晰,如果CMOS没有足够的像素的话,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清晰度就会大受影响,因此,理论上CCD的像素数量应该越多越好。
但实际情况是,在同一个电视标准下(例如:高清格式),像素数增加到某一数量后,再增加对拍摄画面清晰度的提高效果变得不明显。而且CMOS像素数的增加会使制造成本。
CMOS能安装的像素数量有上限
CMOS片儿的尺寸限制了像素的数量。我们没有见到1/4CMOS超过100万像素,1/3CMOS超过150万像素。
单位像素的大小
单位像素就越大,就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提高了低照度、信噪比,有利于提高画质。
2.1. 工业相机vs 手机镜头
手机相机,例如2019年大卖的索尼IMax586,已经达到了4800w像素,但其cmos尺寸不过1/2"。而工业相机的cmos尺寸是和手机差不多的,一般是1/3"或1/2"。那么为什么工业相机的像素低很多?
1.工业相机一般需要长时间工作,发热量不是手机那种小模块能hold住的,然后就是镜头,机器视觉要求图像畸变小,以及对不同像平面的物体放大率相同,还有较深的景深,这些手机镜头没一个能满足。
2.快门模式的不同。手机的相机全部是卷帘快门,价格便宜。而工业相机一般需要全局快门,所有在价格上会贵很多。
3.工业相机的帧率远远地高过普通相机。比如智能相机的30万像素照相机,能够轻松达到两百帧。
4.智能相机与普通相机光谱差异
智能相机通常情况下输出的是裸数据信息,其光谱区域也往往较为宽,较为适用进行高品质的图像处理算法 ,比如机器视觉技术应用。
5.扫描方式差异
智能相机的图像传感器是逐行扫描的,而普通相机的图像传感器是隔行扫描的,逐行扫描的图像传感器生产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产出率低,销售量少,并且价格比较贵 。
2.2. CCD 对比 CMOS
CMOS价格比CCD便宜,图像质量相比CCD来说要低一些。
CMOS针对CCD最主要的优势就是非常省电,不像由二极管组成的CCD,CMOS 电路几乎没有静态电量消耗,只有在电路接通时才有电量的消耗。这就使得CMOS的耗电量只有普通CCD的1/3左右,这有助于改善人们心目中数码相机是"电老虎"的不良印象。
CMOS主要问题是在处理快速变化的影像时,由于电流变化过于频繁而过热。暗电流抑制得好就问题不大,如果抑制得不好就十分容易出现杂点。
2.3. 怎么看4800万的手机像素
自2018年以来,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数字大战”——4000万像素、4800万像素、6400万像素……
早在2018年2月,我们就曾经针对这种“超高像素风潮”提出过疑问,并认为其在传感器尺寸并未明显增大的情况下,仅靠缩小像素尺寸(降低感光能力)换取名义上的更高像素,未必就能带来相比大底大像素设计更好的画质水准。
不要说智能手机的小传感器,就算是旗舰全画幅单反的大底,由于传感器的尺寸本身是固定的,增加像素数量就必然意味着减小每个像素的感光面积,而这就必然带来感光能力的下降,导致画面出现更多噪点。如此一来,对于一般手机(相机)用户来说,他们会觉得更多的像素其实并没有带来更优秀的画质;而对于那些有专业需求的用户来说,这更意味着设备投资的一种浪费。
让我们一起来开一下脑洞:在面前放一块毛玻璃、一块正常的玻璃,大家都会觉得正常的玻璃“清晰度高”,而毛玻璃则是模糊的。毛玻璃为什么是模糊的?这是因为它的表面凹凸不平。然而,如此一来,问题就来了——在我们肉眼看来正常透光的透明玻璃,其表面就一定是完全平滑的么?
另一个层面——不是只有数码感光元件才有“分辨率”,玻璃镜片本身也有。
稍有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玻璃的表面不可能完全平滑,只不过是我们的肉眼看不到那些细小的缺陷罢了。可是,如果将玻璃的大小缩小到芝麻那么大,将观察它的对象从相隔几十公分的肉眼、换成了相距几毫米的,数千万像素的CMOS感光元件呢?
没错,此时哪怕是表面上看起来再完美无缺的玻璃,其微观结构上的瑕疵、不必要的折射与反射等等,在CMOS看来都会被放大,成为阻碍透光率,降低实际成像清晰度的负面因素。如此一来,就意味着对于一个完整的相机系统来说,其镜头中所使用的透镜都必须要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有时甚至要运用一些稀有材料来制造,以保证最终入射到CMOS表面的光学影像的清晰度要至少大于等于CMOS自身的物理分辨率,只有这样,CMOS才不会相当于是透过“毛玻璃”来拍照,其本身的感光元件分辨率才有意义。
2.4. 单反相机 vs 微单
单反,即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DSLR)的反光板的去除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胶片时代,由于存储影象的介质——胶片,在取景时必须严格保护不能漏光,而单反巧妙地利用反光镜既解决了取景的视差问题,又避免了胶片在取景过程中漏光。胶片时代,单反相机把相机技术推到了顶峰。然而,进入数码时代,情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CCD不怕漏光。它既可以用来取景,也可以在清零后再用于成像,它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反光镜取景不适合数码摄影,在完全可以实现全电子化的数码相机上,没有必要再保留反光镜。随着电子取景技术的日臻完善,有朝一日,电子取景的清晰度与明亮度迟早会好到足以取代反光镜。
所以,理论上来说,单电相机可以拥有单反相机几乎所有的一切优点——画质更好、景深更大、可换镜头,唯一的对焦速度目前还不及单反,这是因为电子对焦尚处于幼儿期,现在市售同等价位单电的画面表现效果与单反相比还是太差了,等待需求一旦爆发,这类问题肯定会迎刃而解,而单电的体积则是单反永远无法追赶的优势。